作者:newideaAdmin时间:2007-12-12
创设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
|
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:通过特定的任务型的教学活动,让学生在完成多种语言活动的同时,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,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,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。
研究内容
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倡导‘任务型’的教学途径,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。
所谓“任务型教学”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,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,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(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)来体现教学的成就。
任务型教学法在英文中叫做Task-based teaching approach,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,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任务型教学法要遵循四条原则:(1)语言、情景真实性原则;(2)形式—功能性原则;(3)阶梯型任务原则;(4)在做中学原则。
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的活动时,要注意以下几点:(1)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,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;(2)确定实施任务所需要的语言材料,要以本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基础;(3)要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龄、性格特点、态度和目前的水平来确定任务活动目的,选择活动类型;(4)为教师和学生在该任务中的角色进行定位;(5)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,如学生的座位安排,行动线路和调动速度等,使课堂活而不乱,内容多而紧凑;(6)要考虑对活动的监控方式,教师既要密切关注课堂活动的进行,又不要干扰学生进行发挥和创造,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。
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模式包括五个部分:(1)任务前(Pre-task),即介绍任务的要求并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;(2)任务中(While-task),即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展示其学习成果;(3)任务后(Post-task), 学生主要处理语言、词汇和短语、重点句型和语言知识等,可以由学生先讨论,教师指导并进行归纳和小结,然后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;(4)检查评价(Assessment),即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和语言知识掌握情况,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、小组互评、教师总评;(5)家庭作业(Homework),即根据课堂任务内容,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练习,内容可以是写出完成任务的过程、体会或其他相关内容。
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活动,都可设计成任务。任务的设计也要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。如说的活动,可以先进行结构对话(即由语法结构扩充而成的替换词对话),再进行紧扣语言结构的短对话,最后进行综合性的较长的对话。
参加研究的成员
各地市、区县英语教研员,各公立学校和培训学校的中小学英语教师。
实施方案
一年后进行阶段性验收,两至三年后结题。
研究成果形式
论文、研究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