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目的
目前许多小学缺乏合格的师资,初中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也不理想。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:进一步调查师资现状,积累数据,从而研究出有效的英语教师培训机制,通过实践总结出最适合当前国情和各地具体情况的培训方式,为切实提高中小学英语师资水平闯出新路。
研究内容
一、小学及初中师资现状调查
全面调查目前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(具体内容见附表),统计数据,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实际水平,为研究师资培训机制、制订切实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提供数据。
二、师资培训的内容
通过调研确定最有效、最合适的师资培训内容,包括英语基础知识(如字母书写、语音语调、基础语法等)、教学基本功(如唱歌、简笔画等)以及教材教法(熟悉即将任教的英语教材,了解教法)等, 为上岗开课做准备。本着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,根据教师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,为中小学英语教师量身定制相应的培训计划。
三、师资培训的方式
根据“长期与短期相结合”、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”的原则,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,确定对各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方式。
(一)长期与短期相结合
根据调查确定培训时间。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7~20天的较长时间的培训,内容以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为主。也可以利用周末集中1~2天进行短期的应急培训,内容以教材教法为主。
要想全面提高师资水平,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进行1~2年的离职培训,但这一点不在本课题研究范围之内。
(二)集中与分散相结合
根据调查确定培训方式,可以采用市县级集中、学校集中等方式,由研究所或各地教研部门组建讲师团到当地授课。也可采取教研组活动、集体备课与分散自学的方式,对集中学习的内容进行练习和消化。
四、考核
培训前可进行摸底考试,了解教师的现有水平。培训后要进行考核,了解教师的提高情况。通过对比评价培训效果。
参加研究的成员
各地市、区县的教研部门、各培训学校和英语教研人员。
实施方案
对各地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,形成调查报告,上报总课题组。然后根据师资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调查,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。1~2年内可出阶段性成果,3~4年结题。
研究成果形式
调查报告、研究报告、论文。